欢迎来到bet365体育在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保留初衷迎接馈赠----面对未来教育我们该如何应对
2017年05月21日 16:33  点击:[ ]
南海实验学校 马佳凯

曾几何时,“知识改变命运”是几代人所执着的信念,而如今却悄然被“思维改变命运”所替代。从运输效率极低的散装物资运输方式到高运输效率的集装箱运输方式,思维变革带动了生产变革、社会变革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回想过去,谁能想到今天的我们仅用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行遍天下。

面对这样一个“思维改变命运”的时代,未来的教育将成为我们年轻一代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期待和挑战。我想说,我们应该保留一份初衷,迎接一份馈赠。

曾记得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群年轻的鱼儿遇到一条年迈的老鱼。老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觉得这水怎么样?”年轻的鱼儿们却不知如何回答,继续往前游,终于,其中一条鱼忍不住问另外一条:“什么是‘水’?”

我们犹如故事中的年轻鱼儿,每天机械的重复平淡的人生。人,在平淡重复的生活工作节奏中,容易形成无意识的惯性。这种无意识容易导致我们陷入琐碎的柴米油盐、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如故事中的鱼儿一样,当我们生活在“水”中太长时间,已经不知道水是什么。最近社会都在关注一个焦点事件:“衡水模式”进驻浙江,引起了广泛争议。争论的焦点仍然集中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到底孰轻孰重?虽然在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仍然大有市场,但未来教育的目的显然不单单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即在繁琐无聊甚至单调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带着跑,而是生活由“我”掌控,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形势。

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选择、判断,拥有远大的信念、自由、理想,这才是未来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基本能力。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优化完善,围绕国家教育部所提出的学科核实素养的出台,越来越凸显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变革的时代,只有思维的变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五年前经合组织发布了一个关于教师领导力的重要报告。该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共含四个方面,其中排列居首的就是思维方式,教师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其次三个方面则为适应未知工作方式、学会使用工作工具、挑战新型生活方式。

因此,坚守一份对教育本真的执着,心怀教育理想,保留一份“教书育人”的初衷,才是我们青年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追求。

而另一方面,面对未来我们所要欣然接受的是怎样一份“馈赠”呢?现在的学生,是数字化时代里生活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使用数字化产品,体验数字化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甚至有些信息工具的使用,超过了普通成年人。作为教师,如果不正视这个现实,坚守在固有传统的教学理念上,那么就会被自己所教育的学生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远远地抛在后面。因此在互联网发展如此成熟的今天,我们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拥抱新技术。互联网下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让因材施教变成了现实,同时也为教师开启了不断深入学习的大门。那么“互联网+教育”时代又给予了我们怎样的馈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馈赠一:无限延伸的视野

互联网教育时代,网络资源的便捷性与丰富性不言而喻,而这些优点最终都成为学习中强大的资源。比如:在线教育、MOOC、电子书包、教学辅助硬件……都会得到更广阔的应用。前不久,芬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这些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例如,美国推出一个比较有智慧技术含量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可以生成上亿条个性化学习路径,满足了不同学习群体甚至个体的需求。所以,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让我们怀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不要拒绝,不要恐惧,更不要排斥和抵触,大胆地让孩子去接触网络,也让自己去拥抱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馈赠二:充满惊喜的创新

创新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核心思维。互联网时代的课堂仅仅是充满未来感的教室和先进的硬件设备吗?否,更重要的,是教师们的创意!不久前一位语文教师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三百字团”栏目,发表学生的文学作品。出乎他的意料,学生都很爱读同伴的作品。不仅如此,校长、其他教师、家长都能看到这些作品,并会把学生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广泛交流。慢慢的,孩子们以能在微信上发文章为荣。一位老师,结合新技术,创新了他的教学。教育的过程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内,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熟悉新技术、应用新技术,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是否能使创意与技术“真结合”!

馈赠三:拉近距离的真实

从“输送”到“代入”,教师展现真实本性。在传统教育时代,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在学生眼中,老师们被贴上了“物理”、“化学”、“历史”的学科标签,因为老师们往往只见“知识”不见“真人”,学生看不到教师最真实的那一面,师生之间的所有交往都发生在“知识”的传递上。然而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当教师与学生以相同的“学习者”身份出现时,教师必然需要回归真实本性。那是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期待成长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这要求,教师呈现更多的真性情、呈现更多的鲜明态度和价值取向,才能让教育更生动,成为无法被技术所取代的教师。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这时候校本化课程就成为了必然。

“高中的时候就是因为喜欢科学老师而喜欢科学课。”这就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因为老师,爱上这门课,相信这是不少人都有过的真是经历。也许不久的将来,学校的每一门课程都会与该课程的授课教师“更紧密融合”,成为这一位教师的“个性课程”,并赋予具有这一位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而学生不仅仅是在选择课程内容,更是在选择一种价值认同。

馈赠四:育人模式下的用户思维

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学生的需求。“翻转课堂”就是用户思维的一种体现。其实现路径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教师讲、学生听)翻转过来,让学习者针对知识点和概念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答疑解惑、交流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效。用户思维,它是指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问题。作为学校,必须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要理解学生的需求,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有学生的认同,单向的教育是有缺陷的。于此同时,教师要具备根据学生用户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育教学的能力。

馈赠五:大数据下的数据思维

从数据中了解学情。以前我们也有很多体现学习成效的数据,比如平均分、优秀率等,而利用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挖掘,教师摆脱宏观数据,走进每个学生去关注所有学生的微观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电子作业,进行快速的数据剖析,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成效图,就产生了。教师也在课堂或网络平台上,通过学生在PC终端上的答题情况,随时知道哪些知识成了学生的难点。据了解,很多起步较早的前沿学校已经在研究“智慧课堂”,就在研发弹幕教学,课堂联网----学生手持PC,随时通过网络发表感想和疑问,同步显示在教师的终端上。而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同样,教师可以根据数据的统计和挖掘,对课堂难点和学生特点进行精确分析,让惊叹不已!所以在数据思维模式下,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个学生,学校能够更好地作出教学决策,教育将变得更加科学。

或许,未来的教育到底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难以想象,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存在于快速发展的时代,即将经历这一时刻的到来。心怀一份初衷即对教育理想执着、迎接一份馈赠即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思维技术变革,这两点虽然不能完全概括未来教育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但至少让我们这些年轻教育工作者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梳理了头绪,不再盲目。伟人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的本领来断定一条鱼的能力,那它终其一生都会以为是一个笨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教育终将实现对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